相信大家對于我國傳統節日是有所了解的,但是你知道正月初五是什么節日嗎?可能很多人是回答不上來的。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正月初五到底是什么節日以及正月初五的習俗有哪些?

正月初五 ,俗稱破五節,是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因中國民俗認為之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而得名。

正月初五的習俗:
1:送窮: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送門外燃炮炸之。這一習俗又稱為"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別飽,俗稱"填窮坑"。反映了中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2:開市:正月初五開市,人們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
3: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也稱五路神,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所以在我國北方的很多地方都會在正月初五祭財神。
4:吃餃子:正月初五叫"破五",也要吃餃子。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據說,這樣可免除讒言之禍。還有一種說法是,從初一到初五幾天之內禁忌較多,人們不可"輕舉妄動",一過初五,就基本上過了年禧,不再禁諱了,所以要吃餃子祝賀。
正月初五的禁忌:不能用生米做飯、婦女們不宜出門,但也要吃餃子放鞭炮。新嫁女子在這一天歸寧。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遇事破敗。古時有“'破五'之內不得以生米為炊,婦女不得出門”、“新婚女子亦于當日歸寧,而諸商亦漸次開張貿易矣。”的記載。